【台北萬華景點】剝皮寮歷史街區 | 伴隨艋舺一起看過百年興衰

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,過去艋舺是一個相當繁盛的地方,但隨著時代演進以及政府政策,艋舺慢慢趨於沒落,縱使過去光景不再,但從龍山寺、老松國小、華西街、廣州街夜市、青草巷、佛具街等地去追溯,都不難得知這裡曾經繁華一時。

在人類學中,從華人多神信仰的習性來看,一個地區人群的聚集通常都會伴隨著「寺廟」而生,若以萬華剝皮寮為中心向外擴散,可發現四週寺廟超多,有香火鼎盛的龍山寺,每年都會有熱鬧大拜拜的青山宮,供奉祖師爺的清水嚴,以及在西門町內供奉媽祖的天后宮,僅方圓百里內就有四間寺廟,由此可見過去盛景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萬華廣州街,目前分為兩個部分,一區是「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」,另一區則是保留舊有街道樣貌的「康定路173巷」。

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

鄉土教育中心主要是介紹萬華的歷史,不過話說回來,「萬華」的台語叫「艋舺」不覺得奇怪嗎?若萬華直譯成台語,發音跟「艋舺」完全搭不上邊,由此可見在台語裡保留了相當多的古地名,而艋舺就是萬華的古地名,而非台語發音。

鄉土教育中心裡介紹了許多萬華過去的歷史,但若說到剝皮寮歷史就要從「淡水河」說起。淡水河早期貿易往來頻繁,曾經是台灣少數具有航運功能的河川,新莊、萬華、大稻埕位居中游,負責轉運與加工的作業,因此慢慢聚集了許多商家,而「剝皮寮」也是屬於加工的一個作業之處。

剝皮寮最早成立於清代早期,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,名稱演變從「皮寮街」、「寮街」、「剝皮寮街」一直到現在的「剝皮寮老街」。但說到「剝皮」到底是剝誰的皮?目前有兩種說法,一為剝樹皮,一則剝獸皮,但無論是剝樹皮或是獸皮,這裡都曾經是郊商的聚集之地,商人因為商業買賣來往,因而發展出其他商業行為,聚集人們定居,也熱鬧了街道。

「郊」是商業的同業或同地區的公會組織,主要是為了避免商人惡性競爭而設立。清朝時候的艋舺聚集了許多郊商、郊行,與大陸沿岸做生意,當時的艋舺進出口貿易鼎盛,出口物品以農林產品為主,進口則多是民生必需用品。

教育中心內也展示了相當多當時的物品,隨著古文物悠閒移動腳步,跟著牆面上的文字一起走進記憶中的古艋舺。

文章開頭有提到,萬華建了許多寺廟,想當然耳也有宗教的文物展示。左邊的是「三清鈴」,道士會在祈福儀式中使用不同的法器,三清鈴則是最常使用的法器;右邊的是「青山宮令牌」代表著青山宮的靈安尊王。

若想知道剝皮寮地名的由來,這裡也有小小的互動遊戲可以進行。

另外也有大型的彈珠台,很像宜蘭傳藝中心會出現的遊樂器具。

再往2樓走,別有洞天,展示了不一樣的物品及場景。

往木屏風後面走去,一個國小學童的人形立牌佇立,仔細看上衣的文字,可發現上面寫了「老松」兩個字。

剝皮寮正後方即是1895年建立的「老松國小」,若只有說它是一間國小不免過於簡略,溯及歷史,1895年正好是中日簽訂《馬關條約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那年,也正好是台灣知名畫家陳澄波及國寶級雕刻家黃土水出生那年。老松國小不僅是建立在1895年,也曾經創下全台學生最多的小學紀錄。

照片是老師在檢查學生是否有帶手帕,過去的一瞬間,透過相機鏡頭保留了下來。每次看到老照片,心中不免想著照片中的這些人目前在哪呢?曾經揮霍青春的他們,現在是否坐在搖椅上遙想當年?抑或是在天上微笑地望著地上的人呢?

當然,2樓也展示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物。

穿過迴廊走向戶外,是由紅磚瓦砌成的建築,一磚一瓦都是由前人慢慢堆砌而成,帶有他們對家的寄望。

這裡有個古時候的廁所,想想若我是以前的人,半夜應該寧可憋尿也不願意起來上廁所吧。(哭)

布袋戲的舊戲台擱置,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上演一齣好戲呢?

康定路173巷

走出教育中心,穿過拱門騎樓,就來到了剝皮寮的歷史街區──「康定路173巷」。

一棟一棟由磚瓦砌成的建築,騎樓掛上紅通通的燈籠,看著這樣的街道,心裡想著這條街過去人聲鼎沸的樣子,以及人們走在街上或買賣或約會的笑顏。

原本在紅磚牆上鮮艷的畫作,因為沒有維護已顯得斑駁。

室內展區,偶爾會有不同的展覽,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。

這裡一間間的房子裡都介紹著過去不同的職業。

隨著民國60-70年間工業與經濟發展,許多北漂青年落腳於萬華, 當時在貴陽街到西昌街一帶有百餘間的印刷工廠,也有多達十餘間的鑄字行,北漂青年們在這些地方擔任學徒,且隨著大量報社建於萬華,亦有許多人在報社工作,連帶著印刷產業隨之興盛。

早期的一份報紙須要將近兩百多人分工完成,裁紙、排版、挑字、到成品,都必須由專責的人處理才能大量出版,如此大規模的產業鏈,如同齒輪般互相牽引轉動著。而這一罐一罐的顏料,經歷過萬華印刷業的興衰,看著生鏽的鐵蓋,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。

在台灣許多農產品集散地的鄉鎮,都有一個叫做「販仔間」的地方,由於住宿費用合理,來往經商的人們都會在這住宿或休息。這間「日祥旅社」鄰近萬華車站,吸引了來往各地的中下階層前來投宿。

進入室內,走道兩旁是沒有窗戶的昏暗房間。

右邊是附有廁所的單號房,空間較大,而左邊則是沒有廁所的雙號房,約一塊榻榻米大小而已。公用廁所和浴室位於旅社最後方,採用貼磚的裝飾手法,台語叫「泰魯」,是1960年代流行的一種裝潢方式,到現在許多舊式房子內也還保有貼磚的裝潢。

康定路173巷裡最高的房子,是一間三層樓高的水泥建築。這棟於民國初年改建的街屋,是用當時最新的鋼筋混泥土技術建造,而這項技術是在日治初期引進台灣。另外,位於最上方的房間是屋主為了擴增空間,將陽台往外推,也是台灣常見的擴建手法。

手繪的電影海報現在幾乎已經看不到了,但在1970年代功夫電影的全盛期,全台有700多家電影院,每間電影院都會雇用自己的畫手,每個月都要畫100-200幅電影海報,但隨著影像數位化興起,手繪電影海報逐漸沒落,取而代之的是一幅一又一幅大型輸出海報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保留了萬華過去的繁盛印記,縱然那些風光現在已經消逝,但走過一棟棟建築,看過一段段文字,依然能感受過去那些溫暖。喧騰熱鬧的街區,人們穿梭其中,叫賣聲此起彼落,還有印刷廠日夜趕工的聲音,這些記憶都還保留在老萬華人的心裡,就算有一天終將離去,記憶中的畫面還是永遠無法被取代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Inform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