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我是彪彪,喜歡到處走走吃美食,看看風景拍拍照,用文字和照片記錄走過的足跡。旅途中,從一人到兩人,再從兩人到三人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活記錄,每篇文章都能回味過往。但我也常常喜歡懶廢在家,我的生活跟多數人沒有不同,只是想用文章記錄生活並與你分享。( 更多關於我 )
我是彪彪,喜歡到處走走吃美食,看看風景拍拍照,用文字和照片記錄走過的足跡。旅途中,從一人到兩人,再從兩人到三人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活記錄,每篇文章都能回味過往。但我也常常喜歡懶廢在家,我的生活跟多數人沒有不同,只是想用文章記錄生活並與你分享。( 更多關於我 )
我是彪彪,喜歡到處走走吃美食,看看風景拍拍照,用文字和照片記錄走過的足跡。旅途中,從一人到兩人,再從兩人到三人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活記錄,每篇文章都能回味過往。但我也常常喜歡懶廢在家,我的生活跟多數人沒有不同,只是想用文章記錄生活並與你分享。( 更多關於我 )
捧起一抔茶香,輕嗅百年滋味,茶葉優雅跳著華爾滋,機器轟隆隆為其伴奏。日月潭的魚池紅茶名聞遐邇,日月老茶廠功不可沒。
▲停車場假日一位難求。
▲大門到茶廠一路上景致宜人。
魚池茶場亦稱為日月老茶廠,目前由台灣農林公司南投分公司管轄,於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建立,設廠後即專注生產紅茶,雖然現已轉型為觀光工廠,但製茶機具仍持續運作,亦保有4座大型茶葉萎凋槽。
說到日月潭紅茶,要追溯至日治晚期。二戰時期,日本為反制英國掌控全球紅茶市場,從印度阿薩姆省引進茶種入台,並於全台各地尋找環境與阿薩姆省相當之處,最後由南投魚池鄉日月潭雀屏中選。
▲黑板上寫著農工日誌。
▲此為目前少數尚有在運營的老茶廠。
1938年,日本人在南投成立「魚池紅茶試驗支所」,並由終生投入台灣紅茶產業的「新井耕吉郎」進行品種選育,積極投入研發及推廣,待品質穩定後逐步外銷,於1939年達到鼎盛,成為台灣農產品外銷主力之一,甚至是日本天皇的「御用珍品」。
1945年,日本戰敗,來台近20年的新井耕吉郎對這塊土地有深厚情感,決定留在台灣,並將紅茶研究與製作技術毫不保留地交給國民政府技術人員,新井耕吉郎對台灣紅茶的貢獻,被後世尊為「台灣紅茶之父」。
可惜好景不常,新井耕吉郎於1946年逝世,同年國民政府陸續接管「三井物產株式會社」在台灣經營的農、林、漁、牧等產業,1950年成立國營事業「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」,並於1959年建立魚池茶廠(日月老茶廠)。
▲紅茶發酵室。
▲2樓種了許多綠植。
台灣紅茶產業在60年代逐漸凋零,直到921大地震後,南投災區重建,紅茶產業在地方計畫下逐漸復甦,日月老茶廠也轉型為觀光工廠,從單純製茶的茶廠,轉變為1樓展示區及商品販售,2樓為休閒餐廳和有機空間。
▲茶葉萎凋槽。
剛採下的新鮮茶葉,會放置於萎凋槽靜候乾燥,為加速茶菁凋萎,通常茶廠窗戶皆可90度開啟,就是要要保持室內通風、空氣對流。
▲增加通風的檜木窗。
2樓的餐廳為預約制,每個月中會於Facebook粉專公布場次與時間,分為茶廠導覽+舒食自助餐或下午茶兩種選擇,早上導覽,中午用餐後買一罐知名紅茶,下午可至鹿篙咖啡莊園走逛,一天行程,細品台灣農業的驕傲。
▲1樓商品販售小舖。
▲戶外休憩區。
春秋之際,陽光明媚,來到茶廠逛一圈,買包紅茶做紀念,找一處桌椅靜靜欣賞林間悠閒。
✧推薦閱讀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