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義大利蜜月之旅】米蘭大教堂(下) 內部篇 | 教堂歷史、參觀注意事項、門票購買、教堂內部必看重點整理!

從頂樓大露台下來後,拿著手中的券,與拍拍兩人轉身就進入了米蘭大教堂,走過宏偉的大門,映入眼前的是一整座寬闊的信仰殿堂,是無數旅人與信徒心中無可取代的聖地。

我們這趟參觀米蘭大教堂,是先登頂參觀,之後再進入教堂內部,若還沒看過的人可以先點以下連結,看看如何從機場到米蘭市區、如何購買票券、參訪注意事項以及頂樓大露台令人歎為觀止的精緻雕刻喔!

 

參觀注意事項

米蘭大教堂不僅是宗教場所抑是世界文化遺產,因此參觀有一定的規定,請務必遵守,否則可能會被拒絕進入喔!

  1. 穿著得體,不可穿著拖鞋、短褲、背心及無袖上衣入場。
  2. 不可攜帶行李、大包包、大背包、頭盔、玻璃物品,如有攜帶須存放於指定區域。
  3. 不可攜帶食物及飲料入內。
  4. 教堂內部需保持安靜,不可大聲喧嘩。
  5. 部分區域禁止拍照且不能使用閃光燈。
  6. 某些活動或儀式期間,禁止攜帶手持物品進入。

米蘭大教堂門票

參觀教堂是需要收費的,因為是世界文化遺產,參觀遊客來自各地,每天都有大量人流,尤其到了米蘭時裝週或旅遊旺季,遊客更是絡繹不絕,因此建議前往義大利前,先在台灣將票券買好,可以省去很多等待的時間。

現場販售門票類別分為以下幾種,可依照個人喜好選擇:

票種成人票優惠票
基本票EUR€5EUR€3
大教堂+地下室EUR€7EUR€5
大教堂+屋頂
(步行)
EUR€10EUR€7
大教堂+屋頂
(電梯)
EUR€15EUR€12
大教堂+博物館EUR€13EUR€9
大教堂+屋頂+博物館
(步行)
EUR€15EUR€12
大教堂+屋頂+博物館
(電梯)
EUR€20EUR€17

※上述表格優惠票是指65歲以上老年人及在學學生(可出示台灣學生證)。

 

彪彪幫大家比較過,若單純想參觀米蘭大教堂,Klook的方案比KKday便宜一些,以下提供兩種Klook套票方便做選擇喔!

票券內容費用
1. 米蘭大教堂
2. 大教堂博物館
3. 聖戈塔多教堂
約NT$400左右

(依照國際匯率費用會有變動)
1.米蘭大教堂露台(電梯)
2. 米蘭大教堂
3. 英語導遊
約NT$2000左右

(依照國際匯率費用會有變動)

關於米蘭大教堂

米蘭大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,它的建設歷時將近六百年,從1386年開始,直到1965年才基本完成。在這漫長的歲月中,米蘭大教堂經歷了無數的變遷與挑戰,每一次的改建與裝飾都融合了當時的藝術風格,從哥德式到文藝復興,再到巴洛克風格,無不見證著米蘭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。

最初的構想由米蘭主教安布羅焦(Archbishop Antonio da Saluzzo)提出,並由建築師吉安·吉奥瓦尼(Giovanni di Balduccio)主導設計。然而,工程隨著時代推移,不同建築師和工匠陸續加入,使得米蘭大教堂成了一座跨時代的建築作品,彷彿是一部濃縮的歐洲歷史長卷。

▲從門口即可見許多聖經故事的浮雕。

▲每一處浮雕都是由匠人精心雕繪。

米蘭大教堂經歷了六百年才完工,走過了哥德式建築,看遍了文藝復興,迎來了巴洛克和洛可可,整個教堂的藝術容貌,猶如欣賞了一部縮時電影,在哥德式建築裡參雜了文藝復興的以人文本以及巴洛克、洛可可的精緻奢華。

▲教堂內部挑高45公尺,步入其中相當宏偉。

▲米蘭大教堂內部也相當值得一看。

教堂內部必看重點

米蘭大教堂內部有相當多細節,從雕刻、花窗、拱頂、繪畫等等,都很值得一看,這些都是古人精雕細琢完成的作品,經歷了一代又一代藝術風格的轉變,走在米蘭大教堂裡猶如觀看一部藝術史般,令人嘆為觀止。

以下彪彪整理出幾個教堂內部必看重點,讓大家在沒有導遊解說的情況下,也能快速地參觀了解。

  1. 主祭壇和金色聖母像
  2. 龍門管風琴
  3. 尖拱與梁柱
  4. 彩色玻璃花窗
  5. 教堂內雕像

 

主祭壇和金色聖母像

主祭壇由白色大理石及金箔等材質製成,以聖人與天使為題材雕刻,細節精緻且華麗,屬於典型的巴洛克風格。主祭壇上方有一座金色聖體櫃,是保存聖體(基督聖餅)之處,陽光透過後方的玻璃花窗照亮了祭壇,增添了神聖氛圍感。金色聖母像在主祭壇附近,由青銅雕刻而成,表面再覆蓋一層金箔,哥德式風格的聖母像雕工細緻、表情柔和,在陽光照射下閃耀光芒。

▲主祭壇。

▲許多教徒在參拜,彪彪不便入內。

 

龍門管風琴

這個超巨大的管風琴建於16世紀,一開始並未規劃,在教堂建設過程中才加入,經過多次擴建與改造,最近一次大規模修復是在1980年代。龍門管風琴有15,000個音管,是世界上相當龐大且複雜的管風琴之一,在重要宗教儀式中可以聽到它的演奏。

 

尖拱與梁柱

尖拱、尖塔、飛伏壁為哥德式建築重要特色,走進米蘭大教堂抬頭看,45公尺的挑高屋頂搭配拱頂設計,看起來非常雄偉壯闊,仔細看,這裡的拱頂都是呈現尖尖形狀,這就是哥德式建築特色之一。梁柱上細緻的雕刻都是工匠一點一點手工刻劃,每一個都令人感到驚嘆。

▲教堂內有無數尖拱。

▲柱子刻上了許多聖人雕像。

▲尖拱配上彩色玻璃花窗。

▲彪彪可愛的雙下巴。

 

彩色玻璃花窗

前述提到,因為技術的進步,建築牆從羅馬式厚重的承重牆,改為以飛伏壁支撐牆面,因此哥德式建築可以開大面窗戶而不會倒塌。哥德式重視光線感,以玻璃花窗引進日陽,將內部打造成猶如置身天堂的感覺。

▲陽光透過玻璃花窗將室內照得明亮。

米蘭大教堂的建設始於1386年,而最早的彩色玻璃窗是在15世紀製作,這些花窗最初是為了反映基督教的教義和聖經故事,並幫助信徒理解宗教經文和神學思想。雖然教堂是經典的哥德式建築,但因為建築時間經歷了6世紀,當然也融合了不同的藝術風格於其中,隨著時間推移,玻璃花窗也包含了文藝復興及巴洛克風格。

▲玻璃花窗上大多是聖經的故事。

▲中世紀人們大多不識字,因此多以繪圖方式傳授教義。

 

教堂內雕像

米蘭大教堂內雕像真的多到數不清,有些在闡述聖經故事、有些在紀念基督門徒、有些為教宗紀念碑等等,每個雕像皆有其特殊性及藝術價值,雖然無法一一列出,但彪彪就個人所知以及查到的資訊稍微做整理。

▲聖喬凡尼波諾祭壇

聖喬凡尼波諾(San Giovanni Bono)出生於米蘭,是義大利中世紀的神父,除了對基督教虔誠的信仰外,亦致力於教育、慈善事業,因為崇高的品格,1315年逝世後被封為聖人,遺體就安放在米蘭大教堂內。

▲十字架上的基督

這尊雕像描繪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場景,雕刻非常精細,展現了耶穌在受難中的痛苦與犧牲。

▲聖巴多羅買

聖巴多羅買(Saint Bartholomew)為耶穌基督12門徒之一,在傳教時激怒了羅馬皇帝戴克里先(Diocletian),聖巴多羅買拒絕放棄信仰,最終被剝皮致死。雕像上披的那層布其實是被剝下的皮,雕刻家阿基萊·基利(Achille Calzi)將肌肉及骨骼都雕刻得栩栩如生,是米蘭大教堂裡極具震撼的作品。

▲聖母聖子與聖方濟各雕像

雕像中心是金色圓形的聖母聖子像,最下方橫躺的是聖方濟各。聖方濟各是12世紀的義大利宗教人物,創立了方濟各會,並且強調簡樸、貧困和與自然的和諧。

▲聖查理·博羅梅歐紀念碑

聖查理·博羅梅歐是16世紀米蘭大主教,被譽為是教會改革的重要人物,祂致力於強化教會紀律、重視神職人員品格、促進教育和慈善事業等,逝世後被封為聖人,遺體安置於米蘭大教堂內。

米蘭大教堂內雕像超多,無法一一簡述介紹,每一個雕像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每一個作品都精心雕塑而成,用堅硬的石頭展現出柔美身段與衣物,逐步欣賞更可陶醉其中,若有人可以導覽,想必更能了解這些作品的歷史淵源。

伊曼紐二世廣場

從米蘭大教堂出來,太陽微微西下,鴿子成群飛舞,廣場上路人悠閒行走,這美好景象似乎只能在明信片內看到,如今卻真實存在眼前。教堂前廣場佇立著伊曼紐二世(Vittorio Emanuele II)雕像,在義大利統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也被稱為「義大利的父親」。

▲鴿子成群飛舞很美。

▲逆光下的伊曼紐二世雕像。

✎後記

秉持著一生只有一次的義大利之旅,我們很享受當下的氛圍,在這充滿文化歷史的都市裡,每一幕都讓人心生感動,似乎走入課本中,將文字化為實際,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課本所講的歷史。無論是跟團或自由行,彪彪建議既然來到了米蘭大教堂,除了登頂外,一定要入內走一趟,所有的美好終將呈現,也不枉來到米蘭之地。

米蘭大教堂Information

✧推薦閱讀✧

【義大利蜜月之旅】米蘭大教堂(上)登頂篇 | 自助行交通、票券購買、注意事項、登頂必看全攻略!
【義大利蜜月之旅】伊曼紐二世迴廊 | 米蘭小吃美食推薦、超詳細BikeMi自行車租借方式必看!
【義大利蜜月之旅】龐貝古城 | 遺落千年無人問,凍結時間成永恆。
閱讀更多義大利蜜月之旅